新彩天欢迎您!
幻海优品

全家8口哈佛耶鲁毕业!这位妈妈说:让我成功的这三件事,每个父母都能做到

这是一个震惊全美的亚裔家庭。

父亲高光林,前韩国驻美大使,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;

母亲全惠星,耶鲁大学首批聘请的亚裔教授,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把6个子女全部送进了哈佛、耶鲁, 被称为“韩国首席妈妈”:

·大女儿哈佛毕业, 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, 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;

·大儿子耶鲁医学院毕业,现任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;

·二儿子哈佛医学博士、 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;

·三儿子哈佛毕业后留学 牛津,再回到哈佛获得法学博士学位,之后成为 耶鲁法学院首位韩裔客席教授,出任助理国务卿;

·二女儿哈佛法学博士,曾任 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,现任 耶鲁法学院临床法学客席教授;

·小儿子毕业于 哈佛社会学系,在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;

一个人的优秀不出奇,一家子都能考上哈佛、耶鲁,真的让人敬佩。

《纽约时报》评论认为:“这个家庭,堪与美国历史上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”。

然而,当媒体蜂拥而至想要采访全惠星,扒一扒养娃秘籍时,这位母亲却说,自己的教育,全与“学”无关。

——无非是每个普通家长都能做到的一些事,抓住了其中的一些细节,并持之以恒,结果就可能完全不一样。

那么,这位被亚裔父母奉为“天花板级”的母亲,她的教育之道究竟是什么呢? (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,可拨打400-888-5281;或添加远播小助手[ID:yuanboguoji114]了解)

绝不为孩子牺牲自己

全惠星说,当自己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,曾和其他父母一样,为了如何能做个好妈妈而日思夜想,心情焦虑。

后来她想起了自己的父母:

“他们绝不是为了孩子会无条件牺牲的人。他们始终在学习、进步,充实自己的人生,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影响了很多人,也成为孩子们的榜样。”

回首生活中,对孩子爱护至深,为孩子愿意付出一切的父母,比比皆是。

然而,全惠星却认为:

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,不仅仅是养育好孩子,还要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引导者,以身作则,帮助他们看到未来、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。

为此,父母们人生应该是完整的,不能被孩子所隔断。做到这点,反而会比无条件牺牲更难。但是,这是真正爱孩子、也爱自己的父母要选择的路

播播老师非常认同这个观点。

育儿先育己,养育孩子的同时,也要踮起脚尖成就自己。

自己人生之路走舒坦了,孩子未来的路会更通畅。

之前,有一则新闻#49岁父亲零基础自学通过法考#,这位父亲为了鼓励学法律的女儿深造,决定自己也学习法律参加法考。经过整整8个月,每天保持5小时学习的努力,父亲顺利 通过法考,女儿也在父亲的耳熏目染下,顺利 考上了法学研究生。

女儿说, 自己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成绩,都离不开爸爸的帮助。

思想家托尔斯泰曾说过:

“全部教育,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,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。”

父母和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各自独立的,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。

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,不会只执着于把孩子推向成功,而是先 让自己成为被孩子所尊敬和爱戴的父母,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他们前进。

▲2021年,华裔女议员吴弭当选为波士顿历史上第一位女市长。她说“我的儿子有一天晚上问我,男孩是否可以当选波士顿市长。我回答说,他们当选过,未来也会再次当选。”身为母亲,她用身体力行让孩子看到了人生更多可能。

创造一个随时随地读书的环境

全惠星曾骄傲地分享道, 在自己家里,无论哪个角落,都有学习的氛围,而这一切都是她和先生一起营造出来的。

父母只要让孩子懂得: 学习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,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就等于为孩子做了一切有关学习的事情。

不用强求他们去学,孩子们的眼里只要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,他们自然会习惯于学习。

这番话让播播老师想起BBC纪录片《世界上最严厉的父母》中的一个场景:

两个英国“熊孩子”被送到美国藤校父母家中,接受7天的管教。

▲两个英国熊孩子(前)与一个美国藤校家庭(后)(图源:《世界上最严厉的父母》)

当这两个不爱学习、从来没有后感受过身边有学习氛围的孩子,看到在这个美国家庭里, 父母可以随时随地掏出两本书,陪孩子坐下来阅读的时候,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。

这种言传身教,深深感染着了其中一个男孩Andrew。最终, Andrew重新拿起了书本, 决心“重新开始”, 并很快融入了新学校的班级。

▲“爸爸”Randy鼓励Andrew"我们一起努力“(图源:《世界上最严厉的父母》)

播播老师常和父母们说一句话:最好的学区房,是你家的书房。

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,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;

如果家中能有让孩子随手就能拿到书的环境,他们也会将阅读看作如同吃饭、喝水一样平常的事,爱上学习。

▲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为孩子准备了很多藏书,门类繁多。杨绛回忆道:“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,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。”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,杨绛喜欢上了阅读。 ( 图源:《我们仨》)

永远保持与孩子心灵的沟通

教育,就是心灵的沟通,用一个灵魂去点燃另一个灵魂。

做一位懂孩子心理的父母,胜过万千育儿秘籍。

播播老师听过很多家长抱怨:孩子一长大,就跟自己有隔阂了,什么事情都不爱跟自己说,而他跟同学、朋友却好像无话不谈。

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断了,又如何去引导孩子、教育孩子?

作为家长,全惠星也同样遇到过此类问题。但她十分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,并总结出了不少实用的经验:

1、注意营造交流的氛围。

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说“我们来谈谈吧”。这种单刀直入的形式,会让孩子很难一下子对你敞开心扉。

与孩子一起做他所喜欢的事情,购物啊、看电影啊、看电视啊等,自然地营造一个两人时间,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了,聊天就可以开始了。

比如,全惠星有一条雷打不动的家规: 无论有什么样的状况,无论有多忙,在家里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。

这为父母和孩子打开话匣子创造了自然而然的机会,甚至“早上看到孩子们的表情,感受一下家里的氛围,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了”,然后轻松地提出问题。(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化学校,可拨打400-888-5281;或添加远播小助手[ID:yuanboguoji114]了解)

2、在听孩子说他的故事的时候,最好不要直接作出评价。

如果孩子感觉到家长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,他就不想再说了。因此, 父母可以提出其他问题,或是同意孩子的做法,来继续引导孩子讲出来。

3、不能给孩子“我是大人,你是小孩,你要听我的话”之类的暗示。

最好表现出相反的态度, 让孩子感觉他是在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,这样他会很愉快,也很有成就感。

4、好的父母要始终记住两个词语:聆听,建议。

高高在上的父母,只是赢了孩子,却不能赢得孩子。

要给孩子思考的机会,让他自己整理好思路。这样一来,他自己就能够分析出自己在这件事处理不当的地方,并在日后加以改正。

其实,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,成功的经验很难完全复制。

但全惠星 的亲身经验,告诉了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:一个孩子的优秀,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。

想成为一个有力量的父母,能在孩子成长路上始终给予支持,我们就需要不断去推动自己学习、成长,开拓视野,了解当下全球推崇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与方式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有转载其他网站资源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为你推荐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