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彩天欢迎您!
幻海优品

“富不住大屋,穷不行远路”,真谛都在后两句,道出众人养生通病

引言

众所周知,中国人历来注重养生,这来自于道教“不修来世,只修长生”的观念。但在如今经济繁荣的时代,有些人一味采用食补、药补或者高强度锻炼来保持身体机能,这其实是南辕北辙。千年前,曹操就通过诗作《龟虽寿》告诉人们养生之道了:“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;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”

01

修身养性古来就被人们所提倡。孔子就总结出了一套养生理论:“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这三句话可谓是直接戳中了人的要害之处,毕竟年少好色、壮年好斗、老年贪得算是所有人的通病了,比如很多老年人什么东西都爱留着,保健品快过期了也舍不得吃,一有促销活动就往前挤等,这些与个人品行无关。尽管有孔子的理论指导,但真正能做到这三戒的人怕是寥寥无几。

除了大儒们总结出来的道理,其实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同样总结出了许多的养生之道,并且更接地气,还把道理总结归纳成俗语代代流传下来。比如有四句俗语告诫:富不住大屋,穷不行远路,老不泄残精,少不食壮火。其中前两句脍炙人口,但真谛和精妙之处却是在后两句,道出了先辈的养生秘诀,也道出了众人的养生通病。

02

第一,富不住大屋。有一个成语叫“锦衣夜行”,这个成语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是说项羽本来已经成为天下霸主,但当有人劝他在咸阳定都时,他却说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,谁知之者!”项羽终究因为思念江东父老而离开了咸阳,从此也失去了占据大义的机会,项羽的失败就此开始。

历史上想要富贵还乡的人着实不少,还有很多甚至误了国家大事。比如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王振,当他熬死了太皇太后和元老大臣、独揽大权后就一直想回到家乡炫耀一番,于是在劝说动皇帝御驾亲征后居然让大军绕远路经过他的家乡,结果这一耽误最后导致瓦剌大军杀到,大军全军覆没,皇帝也被俘虏,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“土木堡之变”。

由此可见,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,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住在富丽堂皇的房屋中,渐渐就会消磨掉雄心壮志,耽于享乐,体质自然也就会慢慢退化,无论于身还是于性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如果不是官宦人家,普通的富户百姓一旦显示出了自己有钱,自然就会被强盗、小偷惦记上,甚至可能连当地官吏都会来故意敲诈。

当然这句话并不绝对,有时候也需要通过一些富贵的表现来显示身份。比如一些濒临破产的小老板仍然舍不得卖掉自己的豪车,不是贪图享受,只是这样更容易找到投资。所以到底要不要显示自己的富贵,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。

第二,穷不行远路。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。因为在古代交通不便,如果不够富裕,一路上舟车劳顿很容易落下病根,除此之外很多地方盗匪横行,遇到意外在所难免。当然其实这句话同样不能说是绝对,因为也有一个《蜀之鄙有二僧》的寓言故事,故事中有钱的僧人因为各种顾忌没有去南海,但穷僧却靠一双鞋、一只钵就直接上路,最后完成了目标。大唐高僧鉴真为了弘扬佛法不惜冒着葬身鱼腹的危险远渡日本,最终成功让日本佛教遍地开花。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普通人来说,如果没有必要的目的,远行确实不宜健康。当然这只是在古代,如今交通的便捷非古人能想象,无论要去到天涯海角都很容易。

第三,老不泄残精。古语云:“老健春寒秋后暖”。意思是说这三者都是难以长久的,应该对此谨慎。人之生老病死自有规律,到老了体力衰弱是事实,再想要保持身材健壮只能是透支残存的精力。其实我们通过运动员寿命往往不长就能知道人的精力都是有限度的,即使是年轻时候过分透支也会提前耗尽,如果到老了依然还在发泄精力那就真是“老寿星吃砒霜”了。如今老人们喜欢跳广场舞、散步其实就是很适合的健身方式,既能维持身体机能不退化,也不会损伤身体。

第四,少不食壮火。这句话也很好理解,是说少年人精力旺盛、阳气充足,所以不需要吃大补之物。须知过犹不及的道理,如果一味胡吃海补,就会打破体内的平衡,对少年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。尤其是在今天,多数人都不缺吃穿,所以维持孩子的营养均衡非常重要。

结语

所谓养生,其实就是顺应天道而行事。只要能克制一些于己不利的欲望,在适合的年龄、身份做出适当的举动,维持一颗平常心,想要长寿并不困难。

参考资料:

《龟虽寿》

《论语》

《史记》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有转载其他网站资源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为你推荐
加载中...